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

您现在的位置:文明伊春 >> 具体内容

返回上一页
伊春市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知识问答
    为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,提高大家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、支持率和参与率,引导广大市民群众文明守礼,养成良好文明风尚,自觉提高文明素质,市文明城复检办制定了《伊春市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知识问答》,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,率先垂范,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守则,自觉塑造伊春市民的文明形象,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,塑造伊春文明形象做出表率。
     1、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?
    答: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城市的最高荣誉,是指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,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,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,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,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,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。
     2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宗旨是什么?
    答:创建为民、为民创建。
     3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是谁?
    答:广大市民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,支持和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市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。
     4、全国文明城市每几年评选表彰一次?
    答:按照中央文明委规定,全国文明城市实行届期制,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。目前,已评选出五届全国文明城市。
     5、市民如何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?
    答:(1)要关注、要知晓;(2)市民言行要文明、人际关系要和谐;(3)市民要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。
     6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要达到多少?
    答:知晓率要大于90%;支持率要大于80%。
     7、我市在哪一年成功获得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”荣誉称号?
    答:2017年。
     8、测评体系考核市民文明行为从哪几方面入手?
    答: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》规定,市民文明行为从公共场所道德、市民交通行为、公共设施维护、人际互助四个方面考核。
     9、测评体系对公共场所道德的评价标准是什么?
    答:(l)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、随地吐痰、损坏花草树木、吵架、斗殴等不文明行为。(2)禁烟场所无吸烟现象。(3)影剧院、图书馆、会所等场所安静、文明,无大声喧哗、嬉闹现象。
    10、测评体系对市民交通行为的评价标准是哪几方面?
    答:(l)车辆、行人各行其道。(2)车辆、行人无乱穿马路、闯红灯现象。(3)交通畅通、无人为造成的严重阻塞现象。(4)交警文明值勤,车辆、行人服从指挥。
    11、测评体系对人际互助关系的评价标准是哪几方面?
    答:(l)家庭关系和睦、单位劳动关系和谐、社区人际关系融洽(2)友善对待外来人员,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询。(3)主动帮助孤、老、残、弱等群体。
    12、测评体系对交通站点秩序的评价标准是哪几方面?
    答:(l)无非法营运车辆和争抢客源现象。(2)车辆停靠安全规范。(3)排队候车,依次上、下车。
    13、测评体系考核社会公益事业从哪几方面入手?
    答: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》考核社会公益事业从见义勇为、扶贫帮困、公益活动三个方面入手。
    14、测评体系对市容市貌有哪些要求?
    答:(l)规划合理,公共建筑、雕塑、广告牌、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,与居住环境相和谐,能给人以美的享受。(2)街道整洁卫生,无乱张贴小广告现象。(3)公园、绿地、广场等公共场所秩序井然。
    15、测评体系对市民满意度有哪些要求?
    答:(1)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普及率≥80%。(2)群众对本市诚信的满意度≥85%。(3)群众对本市义务教育的满意度≥75%。(4)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≥90%。
(5)创建活动的市民参与率>95%,群众满意度>80%。
    16、测评体系对窗口服务行业有哪些要求?
    答:窗口服务行业包括:燃气、供热、自来水、供电、公交、出租汽车、铁路、长途汽车客运站、民航机场、环卫、风景园林、物业服务、邮政、电信、银行、医疗、宾馆、旅行社、商业零售、工商、税务、派出所、服务热线等,做到服务文明规范,投诉机制是否便捷有效等。
    17、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
    答: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。
    18、什么是社会公德?主要内容是什么?
    答: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准则,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、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。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、助人为乐、爱护公物、保护环境、遵纪守法。
    19、什么是职业道德?主要内容是什么?
    答:职业道德是适应各种职业的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,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。属于自律范围。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、办事公道、服务群众、奉献社会。
    20、什么是家庭美德?主要内容是什么?
    答:家庭美德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,它涵盖了夫妻、长幼、邻里之间的关系,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、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。主要内容是尊老爱幼、男女平等、夫妻和睦、勤俭持家、邻里团结。
    21、什么是个人品德?主要内容是什么?
    答:个人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,是一个人在其总体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、一贯的道德特点和倾向,既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心中的内化,也是个人对社会道德的认识、选择及实践的结果。主要内容是勤奋刻苦、勤俭自强、正直善良、克己奉公、见义勇为。
    22、市民应克服哪些不良公共道德陋习?
    答:(1)随地吐痰。(2)闯红灯。(3)说脏话。(4)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。(5)街上行走不走便道、驾车逆行。(6)乱扔乱抛脏物。(7)带宠物外出,不及时清理宠物粪便。
    23、市民应该怎样维护社会秩序?
    答:(1)必须遵纪守法。(2)搞好综合治理,维护社会治安。(3)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遵守社会秩序的良好意识。(4)自觉克服不遵守社会秩序的现象。
    24、市民应该怎样保护小区环境?
    答:(1)不乱倒垃圾、污物,不乱堆乱放物品。(2)种植花草树木,爱护生活区的各种树木、花卉、草坪,不排放各种有害、有毒物质,保持空气清新。
    25、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包括五个类别分别是什么?
    答:(l)助人为乐。(2)见义勇为。(3)诚实守信。(4)敬业奉献。(5)孝老爱亲。
    26、“文明餐桌行动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
    答:主要内容是大力倡导“不剩菜、不剩饭”,使用公筷公勺,科学膳食,合理点餐。
    27、“我们的节日”活动主要包括哪些传统节日?
    答:主要包括春节、元宵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七夕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。
    28、什么是志愿服务活动?
    答:志愿服务活动是指在不为任何报酬的情况下,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、精力、金钱等,去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,为改进社会提推动社会进步而开展的服务活动。
    29、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是什么?
    答:志愿服务理念是学习雷锋,奉献他人,提升自己。志愿服务精神是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。
    30、国际志愿者日是哪一天?我国学雷锋日是哪一天?
    答:每年12月5日为“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”简称“志愿者日”;1963年3月5日,毛泽东同志题词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,此后,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。因此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来源:伊春市文明办)